返回上一页

论“飞镖人”的修养

尹斌

 

论“飞镖人”的修养之一 (尹斌)


80年代中期,我也是众多狂热的“中式”台球爱好者之一,和大家一样,都是看了“健牌杯”国际台球邀请赛的结果。说狂热,我想从那个年代经过的人,都见过满街的“野案子”(简易台球桌),我也是小桌主中的一个,那场面绝对可以说是狂热了。


经过十几年的冷却,对当时的感觉实在已经淡忘了。但在我投身飞镖运动中的时候,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好像回到了我的身体里——一种狂热。成年的我不得不对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台球年代”的消亡进行一次反思,因为今天飞镖的开始,有可能同样会重蹈“中式”台球“辉煌”的覆辙。


第一篇 反思


现在回想起80年代中期的台球热潮,像那样的气氛和那样的热情,如果持续到今日,我们中国人应该在世界台球界占有一定的位置了,但现在似乎还没有。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裹足不前或是根本就无法进步呢?想起当时(包括现在)我们这些热情的参与者,在参与这项运动时好像与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国外的参与者有所不同,简单的说就是修养的不同。


欲立其业,先立其身。光着膀子、叼着香烟、说着脏话,这样的群像,怎样才能真正的领悟到、真正的创造台球这个项目的文化呢(也许这也是一种文化?!)?没有一个良好的运动文化氛围,又怎么能使这项运动蓬勃开展、经久不衰?又怎么能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呢?我想这也就是中国的台球运动还未走上正轨、真正的欣欣向荣的原因之一,也是最基础的原因之一吧。


话题好像越来越远,应该掉转思路谈一谈我们的飞镖运动了。之所以,在开始要谈论一下台球,是因为这两个项目在很多方面都比较相似,而台球运动是已经开展并得到普及了的一项运动,是我们飞镖运动发展很好的教材。反思中国台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兴衰过程,能使我们更好的找到在普及休闲竞技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重视并改变的一些关键的问题。那么,人的修养既是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也是重要的一个。个人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个群体整体修养的好坏,群体修养的好坏,又直接影响运动文化和运动氛围,而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反思中国的飞镖运动发展至今,同样有因为个人修养层面的不同,而阻碍或影响飞镖运动发展的问题。一个简单的现象,很多人还是不能将飞镖运动同酒吧文化区别开,很多人参与到此项运动中来,仍然沿袭着“酒痞飞镖”的很多不良的行为和思想认识。固然,飞镖运动曾经是酒吧文化的一部分,但随着此项运动的普及和正式竞赛的产生,飞镖运动在中国已经像其他休闲竞技运动一样,成为独立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己的修养层面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它已不再是曾经神秘的、禁锢的所谓“贵族”运动,而是新兴的、开放的、大众化的、高层次的运动。参与它的目的也不再是把飞镖当作酒吧里的下酒菜(可有可无),而是能够锻炼身体和心理、提高文化和修养层次的高雅的运动项目。只有拥有了良好飞镖运动的文化和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才能从根本上普及飞镖运动,解决我们现今所面临的诸如资金等问题。


因此,培养并提高飞镖运动的参与者的个人修养,对于创造飞镖运动良好的环境和今后能否最终普及,并实现我们大家共同的最高理想,是至关重要的。

论“飞镖人”的修养之二 (尹斌)

第二篇 “飞镖人”

“飞镖人”这个代名词说起来让我苦想了好久。最早想使用的是“飞镖爱好者”一词,后发现这一词并不能代表所有飞镖事业中的所有同仁,也就是说飞镖爱好者只是中国的飞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谈到修养,是涉及所有支撑和建设中国飞镖大厦的人和群体。一个小小的飞镖,乍一看项目很小,涉及的范围也不是很广。但仔细琢磨,麻雀虽小五脏聚全,飞镖本身是个小运动,但同样是一个产业,同样是包罗万象。

那么,“飞镖人”所指的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呢?概括的说“飞镖人”包括三个方面的人群:飞镖事业的根本基础——全国各地的飞镖爱好者;飞镖事业的组织管理者;飞镖器材的商家和运动的赞助者。以上这三方面直接影响和左右中国飞镖事业的发展,而这三方面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又同样影响他们对飞镖运动的认识和态度,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又是他们投身这项运动积极与否的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他们的积极性又是决定飞镖运动是否能够蓬勃开展根本因素。

对于全国的飞镖爱好者来说,积极的参与和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心理水平固然是中国飞镖事业蒸蒸日上的源泉,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样会促进飞镖事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修养,就不会使中国的飞镖事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爱好者失去目标和信心,飞镖事业就会离开其应有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使其重蹈其他项目不能更好发展的覆辙。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人们修养的提高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飞镖爱好者的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飞镖文化的文明形象,而飞镖文化的形象也是决定中国飞镖运动是否能够深入人心,招揽更多的参与者和赞助者,使其成为飞镖事业能够持续和长足发展的社会动力。

中国飞镖事业的组织和管理者修养层次的高低,是影响飞镖运动发展方向和激发其他两方面人群参与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具有良好修养和奉献精神的组织和管理者,能够无私的、长远的规划和组织飞镖运动的发展方向,能够有续的、高层次的管理飞镖运动。通过组织和管理,激发和引导飞镖爱好者和商家的参与热情,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飞镖运动和培养飞镖产业,使飞镖运动在良好的大环境中发展壮大和延续。只重眼前利益、不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组织和管理者,只会使中国飞镖运动在无序的环境下发展,使刚刚起步的中国飞镖事业停滞不前以至倒退消亡。因此组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组织和管理队伍,是目前中国飞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的任务,也是保证飞镖事业今后发展基石和精神动力。

飞镖器材的商家和运动的赞助者是中国飞镖普及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飞镖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具有良好修养和眼见卓识的商家,对飞镖运动的发展和飞镖文化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在现今这个全球化的经济社会中,没有商家在经济上的鼎立和长久支持,任何一个运动都是无法生存的,就更别提发展了。相反建立良好的飞镖文化氛围,就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飞镖运动中来,就能使飞镖运动更加普及,就能拥有更广阔的产业空间,给商家以更多的回报和利润。因此飞镖器材的商家和运动的赞助者是保证中国飞镖蓬勃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动力。

论“飞镖人”的修养之三 (尹斌)

第三篇 “飞镖”的修养

我曾经也是一名不错的镖手(自我感觉),在接触飞镖运动和介入其中之后,也同样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学到更多的是:如何拥有作为一名镖手或观众应该拥有的,专署于飞镖运动的道德修养,我们简称其为“镖德”。

在任何一种运动中,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就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基础。从最基本的着装到取得成绩后的言行,均可以表现出每个人内在的修养。那么,“飞镖”的“镖德”到底是什么呢?

飞镖文化因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礼仪和规则,而成为众多文化中独立的一种。飞镖运动自其正式创始以来,既作为一种文明的运动而存在,其文化本身突出体现了现代文明的一面,文明的衣着、礼仪和言行举止是“飞镖”修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飞镖运动本身所独有的规则和行为准则,就是“飞镖运动的修养”,也就是“镖德”。

“镖德”的培养和体现,不仅仅是在正式比赛中,而应是贯穿“飞镖人”参与飞镖运动的全过程,包括日常生活、训练、交流、比赛、经营和组织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和巩固自身的修养,才能在各方面体现飞镖文化给每个参与者带来的转变,才能使飞镖运动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在每一个“飞镖人”身上得以体现,因而达到更好的宣传和普及飞镖运动的目的。

据我所知,全国大多数飞镖爱好者都是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外飞镖比赛后,对飞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融入到飞镖运动中来。但我发现,更多的爱好者在观看国外比赛录像时,着重注意的是国外高水平选手的竞技动作和水平发挥,而忽视了高水平选手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高层次的修养和素质。因此,在介入飞镖运动之后,只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镖德”和心理水平的提高,殊不知“镖德”的提高是技术和心理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镖德”的高与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爱好者对飞镖运动的投入程度和关心程度。中国飞镖运动早期参与者,大都是在酒吧中进行此项运动。因此,传染上一些背离飞镖运动修养的不良习气,以及自身所带有的坏毛病,例如:抽着烟喝着酒、衣衫不整、满嘴脏话、“盘外招”等等,并把这些习气带到现在的飞镖运动中来,使那些不了解飞镖运动和飞镖文化的人对飞镖运动有了错误的认识。同时也在中国飞镖运动发展过程中,破坏了飞镖文化的氛围,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起了阻碍的作用。

要消除阻碍和不良影响,就要求每一个“飞镖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加强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建设,提高自身修养水平,同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飞镖运动的整体素质,改变中国飞镖运动以往散乱无序和低素质的形象,不仅是在体育竞赛中列为正式项目,同样要在道德修养和文化形象方面荣登大雅之堂。

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呢?首先,要对飞镖运动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对自身参与这相运动的原因和目的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自身修养进行培养和锻炼,以期最终达到自己参与飞镖运动的目的,并从中得到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